1.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的手抄报内容有什么,发点过来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
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建立文明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文明校园的温馨。
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
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
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文明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
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文明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 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
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文明和谐的校园乐章终将奏响。 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让我们在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成长。
2.安全教育手抄报资料
目前,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普遍掌握了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仍有5.3%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红灯行绿灯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反而在弱化。
调查表明,小学生“有时或经常”骑自行车搭人的比例为21.1%,而初中学生的比例则上升至55.9%。小学生“有时或经常”闯红灯的比例为13.4%,初中学生比例则上升为33.9%。
当被问到“上学快迟到了,过马路碰上红灯该怎么办”时,能够坚持站在原地等待绿灯亮时再过马路的,小学生为82.9%,初中生则下降为57.4%。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接受过各种形式的消防安全教育,其中55.6%的中小学生参加过消防演习,但仍有相当部分中小学生不了解防火自救的基本常识。
10%的中小学生不知道火警电话;近10%的农村小学生在火灾中选择乘坐电梯逃生;近50%的中小学生不知道“使用中的家用电器着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 昨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举行“增加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主题教育活动。
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学生死亡人数4423人,平均每天就有12个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而丧生,交通事故已成致中小学生伤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去年,我国有7000多名少年儿童被道路交通事故夺去了生命。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19日介绍,我国2004年有10万人在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其中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分别为2880人、2656人和1767人。 “为了减少因交通事故对少年儿童造成的伤害,迫切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常识的教育。”
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武素瑶介绍,为此,中国儿童中心和芬兰交通安全教育协会共同开展了儿童交通安全常识培训项目,计划利用2年时间,开展国家级、省级、地市级3级培训,为我国各地培养一批能运用参与式培训传播交通安全知识的师资骨干队伍。19日,国家级儿童交通常识参与式培训班开班,来自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参加了培训。
此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也存在脱节。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无数次地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不少学生反映,家长却经常带着他们闯红灯,这令他们感到困惑。
因此,除了学校的教育,要让孩子们更好地遵章守纪,还需要家长们做好榜样。
3.关于安全教育的黑板报内容
3月27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博山一中及早动手,围绕今年的活动主题“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开展了系列活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制定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学校制定了《博山一中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安全守则》,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督查。同时学校与各处室、班主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让每位老师、每位学生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不出问题。
二是组织检查安全隐患。开学之初学校组织人员对学校宿舍、教室、食堂、实验室等设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作了及时处理。同时在各班设立安全检查员,由各班学生担任,将班级出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及时汇报学校,学校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三是围绕活动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一次国旗下讲话、一次主题班会、一期安全教育黑板报、一场安全教育讲座、一期安全教育展板、一次安全教育知识竞赛。通过活动开展,让“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到学生心中,形成一种自觉行动,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
中学生安全教育常识
一,上学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诺文化网 » 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绘画(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的手抄报内容有什么,发点过来)